
2025国际通信大会(ICCC 2025)11日在上海正式开幕,汇聚全球700余名通信领域的学者、产业界人士、研发工程师及青年研究人员,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共同探讨通信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与未来机遇。
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等联合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以“塑造融合连接的未来(Shaping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Connectivity)”为主题,共设置了13场分论坛、19场技术讲座、26场研讨会、38个特邀报告、16个演示,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杰拉德11日在沪发表演讲。(复旦大学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题为《智简:未来通信技术的展望与实践》的报告中为应对传统网络在可扩展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具备内生智能与原生简洁固有特性的智简无线网络的策略。该策略基于原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将通信系统从被动的数据管道演进为主动的智能体,从而推动各行各业的广泛数字化转型。
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杰拉德在《我的6G梦》的演讲中前瞻性地探讨如何实现6G——既将其视为一个技术里程碑,也视为社会和商业的赋能者。在他的愿景中,6G不仅被视为一项技术成就,更是构建赋能个人、保护隐私并为社会带来切实利益系统的基础。
来自知名企业的精英朱佩英介绍了一个以感知辅助人工智能为核心的6G-ISAC框架。她在演讲中指出,在该框架下,无线电网络能够动态构建物理世界模型,以支持具身智能(Embodied AI)。通过融合感知与智能,无论是骨干节点(Bastion Nodes)还是AI设备,都能进化为具身智能体(Embodiment-AI),即:能在现实环境中感知、适应并行动的系统。这种融合将为类机器人化的服务与应用开启一个全新领域,使6G成为大规模智能交互系统的平台。
据悉,十余年来,国际通信大会已成长为中国通信领域的国际学术标杆。ICCC 2025的成功举办,前瞻性地揭示了通信技术的演进方向。
据悉,ICCC 2025的技术讲座环节汇集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就AI深度赋能、硬件突破、多域融合、场景化网络、内生安全等话题进行深入讲解,传播前沿知识,促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福特汽车申请车门防撞击系统专利
电气化布局发力,沃尔沃销量上半年持续稳健
一汽奔腾与江苏悦达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足尖上的沈阳:芭蕾在这座工业重镇舞动
新乡化纤与关联方签署三年期房产等租赁协议
瓜州乡村新貌:房靓路畅景如画
迷你Labubu再袭,新消费行情一触即发
第二批科创债ETF正式上报,“花落”十四
今年以来涨幅喜人银行保险股强势能否延续
鸥翼门加持凯迪拉克ElevatedVel
少卖40亿包的方便面正“失宠”,现存方便
我国垃圾发电厂绿色“蝶变”,现存垃圾处理
2025款小麒麟上市售价3.99-4.3
抢先登上东风商用车新能源快车的人现在利润
泰科电子与博威合金等跨圈联合,打破汽车“
自主品牌占领全球,从接手工厂开始?
全新岚图知音将于8月28日正式上市
特斯拉车型在英国的月度租赁费用减半
沙基推出全新Megamolding平台助
大众汽车墨西哥公司与工会就加薪达成协议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