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张晓强在10月22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表示,到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有可能达到300万吨,形成万亿元以上的大市场,走在世界前列。
| --> |
张晓强提到,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绿氢为主的方向,兼顾用好副产氢,大力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多产业推广应用。目前,我国氢能申请专利居世界首位,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多项绿氢工程及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他还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到2024年底,我国已形成绿氢产能12万吨,占全球近50%;现有2.7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占全球比重近30%;已建成540座加氢站,占全球比重达40%;国内电解槽出货量1.1GW,占全球60%以上,能耗等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他强调,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我国氢能产业,特别是绿氢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仍需努力;二是我国风电光伏装机主要在西北地区,本地消纳能力有限;三是氢能商用车、重卡销量有所放缓;四是氢能的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对此,结合“十五五”规划制定,张晓强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继续做好关键核心技术的体系化攻关,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发展对氢能的重要影响。
第二,进一步加大多领域利用绿氢的力度,特别是在发电、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积极开展绿氢替换灰氢或蓝氢,在城市民用气等领域进一步开拓绿氢利用的空间。
第三,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特别是骨干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借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功经验,继续给予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包括更大力度的财税金融支持、研发支持、减免费用等,在确保产业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有序放宽管理。
第四,因地制宜推动制绿氢、绿氨、绿甲醇协同发展,拓宽绿电绿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关机构分析,在国际海运推进具有法律约束近零排放框架的条件下,未来五年航运业对绿色甲醇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
第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国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更好开展氢能领域国际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恩智浦推出i.MX952应用处理器推动汽
Waymo将在纽瓦克机场开展人类驾驶员操
中国持续领跑电动汽车和补能设施发展
什么是团体作业治疗?看这篇就够了!
奥迪E5Sportback线下探店:究竟
特斯拉新一代Roadster确认今年亮相
天眼新知 双十一购物节进入新常态:理性消
北京秋日露营上热搜,全国现存露营相关企业
预售30.98万起新款坦克400开启预售
浏阳烟花刷新世界纪录,全国现存烟花相关企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正式开展参展企业超
推4款车型纵横G700正式上市售价32.
纵横G700成功横渡长江,硬核纵横方舟技
TüV莱茵举办汽车全球市场准入与最新智驾
塔塔科技与新思科技合作加速软件定义汽车创
上市获订单57台!欧曼星辉16L大马力燃
“中远费力克斯托”轮入境带来南太平洋国家
长安拿下L3“入场券”后,“天枢智能”如
MTS-004达到III期临床研究主要终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紫金资管三年行动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hchchc0324@163.com